據浙江省人民政府官方網站消息,9月29日,《浙江省快遞業促進條例》(下稱《條例》)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,并將于明年3月起施行。據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,這是全國首部快遞業地方性法規。
據悉,浙江作為互聯網大省,快遞業發展位居全國前列。2020年全省快遞業務量達到179.5億件,比上年增長35.3%,支撐全省實物商品網絡零售交易額超2.2萬億元,從業人員近30萬。
《浙江日報》報道稱,《條例》首次明確了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的法律定義,在符合規定條件的情況下可在非機動車道行駛,并對快遞經營企業交通事故主體責任等作出規范。
《條例》對快遞服務質量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等熱點作出規定,包括明確快遞件遺失損壞由誰擔責、賠償標準,快遞經營企業應當完善“快遞小哥”的投訴澄清免責機制等。
同時,“快遞小哥”權益保障單列一章,《條例》從法律層面明確快遞經營企業應當依法參加社保,并建立合理考核獎懲制度。
此外,《條例》明確了快遞業在空間布局、基礎設施建設、產業融合等方面的發展要素保障,從大型集散分撥中心用地到小區快遞末端設備和站點建設,從城市布局到鄉村寄遞物流體系打造都作出了法律規定。
省人大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丁祖年表示:“快遞業立法不僅把行業發展經驗成果上升為法規,而且有效提升規范化科學化法治化水平,更好回應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求,助力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?!?